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观点荟萃

新民晚报:2016上海科创,投向未来的十道目光

发布时间:2017-01-19 发布来源:新民晚报

  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升级着我们的生活,那就是科技。

  有一种思维,说不清道不明,却改变着我们的世界,那就是创新。

  2016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的关键“发力年”:夯实科创中心“地基”,搭建“四梁八柱”,扩容科创中心“动力源”,“全面开花”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高度激活”遍布全市的创新园区……

  回眸2016,每一份令人欣喜的科创“成绩单”背后,都凝聚着上海科创人望向未来的深邃目光。

  展望

  绘就创新上海未来模样

  201685日发布的《上海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绘就了创新上海的未来模样。

  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75人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全市通过《符合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要求的国际专利年度申请量达到1300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向国内外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比达56%……

  在发动机的隆隆轰鸣中,一块首次亮相的“铭牌”熠熠闪光——“科技创新规划”。从以往的“科技规划”首次升格为“科技创新规划”,两字之差体现了上海科技发展跳出“就科技而科技”一般性科技规划范畴,从内涵、外延上全面拥抱创新——上海科技发展将紧密对接“科创22条”,全面梳理科技创新资源,积极谋划布局承担科技创新战略任务。

  专注

  攻克重大战略核心技术

  90纳米光刻机完成整机集成和离线测试,前道I线光刻机获订单,中微半导体介质刻蚀机进入韩国10纳米研发线核准,昇300毫米硅片研发线初步建成,中芯国际28纳米高k金属栅工艺获多款产品验证,华力55/40纳米工艺平台不断拓展……这一连串专业名词牵系着一个又一个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任务。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在国家迫切需要、核心利益所在、打破国际垄断的核心原创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为此,上海加快布局了高温超导、集成电路装备、微技术、高端医疗器械、北斗导航、机器人、大数据等方向的重大技术任务,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远眺

  瞄准重点科技前沿布局

  在茫茫宇宙中寻觅暗物质粒子的“悟空”已“巡天”一年;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成功发射,有望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上海到合肥段的量子通信干路“京沪干线”率先开通;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碳卫星”升空,在“大咖”云集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网中终于有了“中国担当”……在这些未来科技创新制高点上,都有上海科创人的重要贡献。

  上海科技创新登高望远,在太赫兹领域,由上海理工大学牵头,建设太赫兹创新功能型平台,推动太赫兹技术的全链条式发展;在深渊探索方面,无人潜水器备战万米级海试,在前期开展4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相关实验的基础上,121日起航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11000米级海试工作;在全球独一无二的量子通信领域,已累计投入近1.2亿元,支持量子方向相关项目200多个……

  上海积极推进脑科学计划与人工智能,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国际人类表型组、材料基因组等一批重大科技前沿布局,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重点推进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高端处理器芯片、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智能汽车、新型显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若干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关切

  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智能

  为应对城市污染挑战,上海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聚焦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并加快布局具有区域辐射力和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工程。在危化品储运信息监控、工业粉尘防爆技术、消防设施智能化等布局一批项目,保障城市安全。

  市科委与市住建委共同推动“超高层建筑综合健康管理技术研究”,完善了本市超高层建筑结构安全健康监控技术体系;上海首创新型强降水定量估测和城市暴雨径流特征识别技术,在本市多个排水系统中应用,确保全市70%以上面积的排水标准由“1年一遇”提升至“3年一遇”,实现了城市排水防汛系统智能化。

  2016年,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完成“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1-9月,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经济总量2006.12亿元,增长10.14%,增长速率和行业利润率在本市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居第一。

  洞察

  张江打造科技“第一地标”

  2016年,上海也拥有了一颗更强劲的科创“心脏”: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获批后,旋即启动全速推进模式——多个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开工或建成运行,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及其研发机构踊跃集聚张江,众多申城科创新地标呼之欲出,一个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引领型、突破型、平台型的科技创新基地雏形可见,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率先吸引眼球的是一系列奇妙的科学之光。预研中的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采用自主创新技术,成功实现5拍瓦激光脉冲输出,达到当前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且有望于明年成为世界上首台实现10拍瓦激光输出的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当今全球生命科学领域首家综合性大科学装置——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运行近1年半成绩亮眼:不仅收到络绎不绝的研究课题申请,源源不断地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迸发出创新活力;不仅给科学家提供了“全能兵器”,也给发明家带来了“缪斯女神”。昵称“鹦鹉螺”的上海光源(全球最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无疑是张江的标志性地标。上海光源二期16条线站已开工;“鹦鹉螺”旁,我国首台第四代光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已开始安装设备。更多科技最前沿的奥秘,将在这里被洞察,被发现。

  聚焦

  “合并同类项”破解共性难题

  冬季雾霾“呛鼻子”,可一边是科研院手握净化技术无处可用,一边是空气净化企业急需“核心技术”却无处可求。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的上海室内空气净化创新平台,让企业和科研院所“手拉手”共同治霾:能净化空气的涂料,直接过滤PM2.5的新风系统……而这只是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13个共性技术产研平台中的一个。

  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跑向“大超市”,必须依次经历科学发现、技术成型、应用转化到商业模式“4棒”。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第3棒”上求新求变,以实施伙伴计划为载体,搭建起13个共性技术与服务研发平台,成为上海专攻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的“专业户”。据了解,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的产研平台今年促成产研各方签订合作协议28项,提供相关服务43次。

  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很多共性难题,例如北斗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产业链存在研发与转化的关键难题,上海着眼于创新要素的集聚、开放和协同,“合并同类项”布局和建设了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功能型平台,合力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的难题。

  期待

  “彩虹桥”贯通产学研链条

  企业想创新没有金刚钻,科研求新求变却找不准市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兴起,由市科协搭建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架起一座座“彩虹桥”,贯通产学研创新链条上卡脖子的“最后一公里”。

  致力于安检技术研究及产品销售的上海“高晶检测”,作为一家中小企业一直苦于招不到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庄松林院士专家团队入驻公司后,短短几年吸引了一批来自清华、中科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的高端人才,组建起企业研发中心。如今,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近1000万元,相当于十年前公司全年的销售额。目前,像“高晶检测”这样能得到院士专家创新支持的中小企业,在上海已达200多家,加入院士工作站的专家已达991名。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项目累计撬动投入研发经费超过32亿元,与院士专家团队签订合作项目850多项,研发成果申请专利4800多项,获得国际级、省部级科技奖106项。

  除了“高精尖”,各种草根创新也悄然萌芽。去年8月,上海出台《关于本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推出26条具体落实举措。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现有各类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500余家,超过90%的孵化器为社会力量兴办,苏河汇、莘泽在全国率先挂牌新三板。20152016年新增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并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区域性众创空间组织——上海众创空间联盟,大院大所、外企纷纷在沪设立众创空间。

  亲近

  广撒科普种子深入众人心

  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上海,科普种子是否广撒网、入人心,2016年公布的公民科学素养数据很有发言权——2015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增长,2015年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达到18.71%,位居全国首位。

  全民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特质之一,而这种特质,需要科普沃土来培育。目前,上海科技馆、上海自博馆2家综合性科普场馆为龙头,54家专题性科普场馆似“骨架”,267家基础性科普基地“有血有肉”,社区创新屋、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星罗棋布。上月,上海天文馆在临港新城开工新建,预计2020年建成。上海科普场馆和设施正在形成一张数量充足、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功能齐全的“科普网”。

  鼓励

  科学家光明正大“当老板”

  想当老板的科学家,从2016年开始可以光明正大。上海正在试点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功能体系建设,引导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健全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目前,已有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试点,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知识产权公司,学校科技成果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成立公司,由知识产权公司作为法人代持股,并按照与学校签订的协议实施股权激励等。

  不想做企业家,只想静静搞科研,科学家的创新成果可通过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找准“市场节拍”。例如,“迈科技”平台建立了独特的“项目合伙人模式”:平台提供资源,各行业有企业资源、懂技术升级的项目合伙人负责推动项目。“迈平台”已绑定国内外30家高校、科研院所,汇聚4000多个科研团队,200多项成熟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以及2000多名科技项目合伙人,2016年年底预计合伙人可达1万人。

  为了不让创新给中小微企业发展“添堵”,市科委发放了一种名叫“科技创新券”的权益凭证,专门用来购买科研机构的各类创新服务。“科技创新券”发放一年来,共有828家中小企业符合科技创新券使用要求,购买了9245次创新服务,研发总支出约为9042万元,实际兑现了1949万元的补贴,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以15左右的杠杆效应,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盘活了本市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检阅

  科创中心指数值稳步增长

  科技创新年年在进步,进步的脚步到底该如何丈量?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的首份《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2016》最新出炉。该报告以2010年为基期(基准值100),逐年测算了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12.9%2015年指数值为183.3,年增长率14.7%,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报告显示,上海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指标提升速度亮眼,2015年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指数达到199.2,表明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累积更快更多、更加显著,创新经济新动能正在加速凝聚。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力指标自2014年以来加速提升趋势明显,2013-2015年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6.0%17.9%,可见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能级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向外溢出效应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新民晚报:马亚宁董纯蕾)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