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观点荟萃

李万:智能社会开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7-05-08 发布来源:学习时报

  文化科技融合的新趋势新特点
 
  组织社群化。社群化成为重要趋势,众包、众筹、众创层出不穷。产品和服务交付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终结,而是用户关系的开始。谁拥有“粉丝”,谁就拥有核心资源。
  
  价值分享化。基于互信基础上的大量存量冗余资源被释放,促进着各种类型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志愿服务、分享体验等带来了大量“认知盈余”和共享价值空间,形成大量高质量UGC、PGC、OGC内容。
  
  手段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已建构起一个时时在线的互动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使得文化与科技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更加便捷、迅速。
  
  创新情感化。科技增强着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感染力,文化赋予科技更多的人性光辉,产品和服务都愈发重视情感的传递与渲染。
  
  体验深度化。智能助手、商务智能、新型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扩展现实)等使得文化与科技创意更加轻松容易,用户体验更丰富、交互更充分。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带来的重要影响
  
  多元文化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每一项重大的颠覆性创新,实际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价值空间,也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和生活方式。“破坏性创新”提出者克里斯廷森等人认为,产品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要能解决“客户任务”,“客户任务的功能特点、情感因素以及社会特性等参数决定了客户的购买条件”。创意经济学者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一个区域的创新活跃程度,可以用对多元文化样式和多样生活方式包容来衡量。硅谷的兴起,从文化层面而言,正因其独特的“技术乌托邦”文化所致。
  
  文化体验已成“后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消费者对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普遍满足,加之信息技术对所有行业的冲击、渗透和改造,经济大体上成了“文化经济”。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早在几十年前就对此作出了精确预见:人类正加速进入“超级信息符号经济”时代,“商品生产的心理成分将占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体验工业可能会成为超工业化的支柱之一”。“设计驱动创新”提出者、意大利学者罗伯特·维甘提认为,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在于产品和服务“内在意义”上的创新,“内在意义是人类心理与文化的反射”,“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模式”。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所包含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看重,情感体验需求超过了功能体验需求——这也是共享经济崛起的文化解释。“互联网+”更是助推这一趋势深入展开,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在“沦为”被软件所“定义”、进而被文化所决定的产业。哪怕像汽车这样“固守”百年的产业,也正在被自动驾驶、互联网、共享等颠覆。
  
  认知科学和智能技术正建构出一个全新的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型社会。随着大面积饥荒、疾患和大规模战争的日益远离,整体而言,人类将进一步追求幸福快乐、健康长寿。美欧日及中国等都在积极推进脑科学、基因修饰与合成生物、类脑智能和机器人的研发,人们正尝试破译意识和生命的“密码”。有人认为,智能进化从基因遗传、(哺乳动物)亲子示范,到(人类社会)知识传授,已历经三代。可以相信,未来将进入以“迷因”(meme,即文化基因)和合成智能为基础的“文化智慧进化”的“第四智能时代”。机器智能将使人们享受丰裕物质生活、漫长健康寿命和充足休闲时光,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与科技创新活动中。社会结构已然发生了深刻变化,英美等国的劳动人口中工人占比,从20世纪早期的70%~80%,持续下降到现在的15%~20%,产消合一、文科融合的“文化创意阶层”快速崛起。藉由人类智慧,人工智能正加速演进为“情感机器”,谱曲编舞、吟诗作画、游戏娱乐无所不能。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交相辉映,将可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空前繁荣的新时代,使未来社会成为托夫勒所说的“有史以来第一次具有真正人性的文明”。
  
  加快建设世界文化科技强国
  
  我国已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这是符合大国发展规律的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面对智能科技带来的重大影响,我国应加快促进文化科技深度融合。
  
  智能化提升,促进各类文化、科技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系统部署支持自动驾驶、无人机、量子通信、5G、能源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基础设施,强化投入并探索PPP模式,实现公共文化和科普设施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利用智能手段更好地实现文化、科普进社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的可感知程度,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为文化创新提供最优良的物质技术条件。
  
  部门间协同,促进文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愿景牵引、战略投资,应用导向、超前部署,实施部门间会商机制,在面向2030年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中,注重文化艺术元素的注入与提升,增强文化科技重大装备攻关力度,强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类项目、工程的部署。实施“文化科技融合创造新供给工程”,以精良制造、精美设计、精心服务,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文化艺术品位,提高产品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创造能够满足更高消费水准的新供给,造就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市场化改革,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型“双创”持续涌现。加快文化领域改革步伐,有序开放文化与科技领域公共数据,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创业提供丰富资源。强化文化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发展,持续做大做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创业企业,鼓励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利用文化科技融合实现转型升级,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跨国公司。完善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吸引和集聚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力争在5~15年内培育和集聚一批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大师级人物。
  
  全球化推展,促进民族文化在兼收并蓄中走向全世界。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在人工智能与生命伦理、机器人文化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对话。利用互联网和相关科技,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文化走出去”,最大限度地消弭“文化折扣”,使融合了现代科技文明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魅力文化之一。积极开展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国际规制与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把文化科技融合作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助力,在转向新动能、创造新经济过程中,实现对未来世界新文化的预演和嵌入,在我国和平发展过程中逐步构筑起影响全球、无与伦比的软实力。
    本文刊登于2017年05月08日 学习时报第A3版,作者为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李万研究员。,作者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