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研究成果

上海中长期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研究—先进制造领域

发布时间:2016-07-01 发布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一、国际先进制造领域发展趋势
  
  在未来, 先进制造技术逐渐往精密化、弹性化、网络化、程控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 同时虚拟网络的出现, 使得虚拟化和全球化成为可能。
  
  1、智能制造技术、“制造业数字化”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心,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智能制造与新兴产业融合对接,从高耗能、高物耗、低附加值向低耗能、低物耗、高附加值的新兴制造业转变,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催生了制造业的新趋势与新形态。
  
  2、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演化。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更灵活地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用服务激活人们的潜在需求,以先进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更深层、更全面、更个性化的需求,也将会为传统制造业赢获新的生存空间。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完成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软化”并取得了良好效益。
  
  3、先进加工技术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实力的集中体现。高速切削、3D打印等技术的实现使加工精度、质量、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尖端技术和国防产业的发展。
  
  4、芯片制造技术成为信息时代制造业竞争的尖峰。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在一次次的更新换代中得到大幅度进步;除传统的硅晶片以外,国家大公司也在探索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型材料的新一代芯片。
  
  5、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变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到2030年,机器人技术体系中的许多技术模块将发展成熟,出现许多高度破坏性的创新。在某些生产环境中,机器人将完全满足人类劳动需求,这将使得自动化生产的成本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工生产。
  
  二、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
  
  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浪潮带动制造业升级。美国率先提出“先进制造技术”(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 echnology,AMT ) 计划之后, 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本国的科技优先发展领域和高技术的实施重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种计划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1、美国。美国1990年发起“先进技术计划(ATP)”、1993年推出“先进制造技术计划(AMT)”和2004年通过《2004年制造技术竞争能力法》。此后,美国政府2009年制定了“美国制造”战略转向的一揽子计划,并于2010年通过《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以期通过制造业重振战略、“再工业化”来解决失业率高的窘境,重塑美国的领先地位。
  
  2、德国。德国于2000年实施“2000年生产技术计划”;于2010年公布《高科技战略2020》,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为使该战略得到具体落实,2012年德国政府公布题为《十大未来项目》的跨政府部门的联合行动计划,并决定在2012~2015年间向十大项目资助84 亿欧元。这被称为“工业4.0”的未来项目,与能源供给结构改革、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同步公布。“工业4.0”未来项目,主要是通过深度应用ICT(信息通信技术),总体掌控从消费需求到生产制造的所有过程,由此实现高效生产管理。
  
  3、日本。日本制定了“智能制造系统计划”、“新兴工业创新型技术研究开发促进计划”,并于2004年发布“新产业创造战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2014年6月通过《制造业白皮书》,表示将大力调整制造业结构,将机器人、下一代清洁能源汽车、再生医疗以及3D打印技术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三、上海先进制造领域发展重点
  
  结合上海制造业发展的历史基础、功能定位与现实需求,在追求卓越创新层面,建议发展“飞秒级超快、大功率激光器”;在打造产业领袖层面,建议发展“大飞机设计和制造一体化、数字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在应对社会挑战层面,建议发展“环境友好型绿色船舶技术”;在体现战略意志层面,建议发展“芯片制造核心装备”。
  
  四、上海先进制造领域推进建议
  
  1、加快发展和完善先进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一是在“两化”融合既有成绩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培育专业能力突出的第三方生产性服务企业;三是促进“两化”融合带动软硬件一体发展,加强平台建设和服务保障。
  
  2、需求面创新政策与应用示范工程相结合,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化。面向技术与业态、模式、管理结合的产业创新、自主创新替代进口的重大产品和技术等,通过组织实施应用示范工程,促进先进模式、自主产品的应用和推广,促进新兴业态和企业的成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上海制造业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向高端产品和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跨越。
  
  3、重视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传统工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上海当前的发展需求,应该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上海工业的未来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具有平台性、整合性和智慧性的特点,非常有必要发展,也很适合上海的禀赋条件,建议重点予以关注和推进,以使上海跟上国际制造业创新转型的步伐,成为国内乃至亚太地区生产性服务、制造业网络的中枢。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