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研究成果

上海中长期科技重点领域技术预见研究—健康医疗领域

发布时间:2016-07-01 发布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一、国际趋势
  
  现代健康医疗正在从倾向于医疗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倾向于预防的发展模式过渡,更加强调疾病的预防性(Preventive)和预测性(Predictive)。此外,个性化医疗模式在世界各国正逐渐兴起,未来的医疗服务模式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将向社区医疗、家庭医疗扩展。健康医疗的发展既是上海服务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的客观需要。
  
  二、国内发展态势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刚刚起步,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我国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加强心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在心脑血管病的危险评估、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体系建立以及微创外科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危险因素控制机制尚未建立。
  
  2、转化医学研究基础优势已经初步建立。国内在转化医学各个领域如肿瘤,心脑血管病、肥胖、呼吸功能障碍、癫痫、精神分裂症、病原病,器官移植、干细胞临床应用、神经修复、出生缺陷、听力疾患、遗传病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转化医学研究,并取得了良好进展。
  
  3、干细胞与再生医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干细胞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了我国政府和科学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长沙、广州、昆明成立了十个省级研究中心,组建了30多个研究团队,国内干细胞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干细胞的研究基本涵盖了国际上干细胞研究的最新方向。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研究和相关组织工程产品也初见成效。
  
  三、上海发展对策
  
  1、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需要构建服务于早诊、早治疗的慢性疾病防治技术演进体系;针对几类常见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制定优先干预措施;将健康融入已有政策;同时,建立转化医学通道,将慢病防治重心转移至基层。对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亚临床早期的检测与危险评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急慢性肺损伤防治等技术进行重点突破。
  
  2、针对突发性疾病的防控与公共健康,需要加强和完善原有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防控水平,响应新型突发性疾病,防范突发性疾病与公共健康问题会造成的社会风险;使社区医疗成为预防医学与公共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建立高素质的疾病防控人才队伍。
  
  3、针对再生医疗,首先需要制定清晰和聚焦的战略目标为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次是提高在全球主要国家的申请专利意识和申请数量,增加专利申请预算;从而吸引国内和国际风险基金、以及制药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在项目评价机制上,要注重文章和专利并重,对于高风险的原创性工作给予鼓励和支持;另外要注重研究团队的凝聚力培养和扶持,有好的领军人才要破格培养重用。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