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业界声音

黄庆桥:使命完成!理性看待“863”、“973”淡出历史舞台

发布时间:2016-07-12 发布来源:三思派

  近期,伴随着国家科技政策的调整,著名的“86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所取代,正式淡出历史舞台。这一消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甚至引起了部分人士对“863”、“973”历史合法性的质疑。在此,笔者愿意就涉及“863”、“973”的相关问题简要谈些拙见,就教于方家。
  
  1991年4月,时刻关心着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邓小平为“863”计划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来源:人民网。
  
  一、“863”、“973”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今年恰好是“863”实施30周年,“973”提出20周年。近三十年来,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是中华民族不断崛起的三十年,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军事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如果大家认同笔者上述这段描述并不为过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否定中国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如果我们认同中国科技事业毫无疑问取得长足发展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给予“863”、“973”以足够的评价和重视——因为它们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之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是不成功的,这个国家的科技事业还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谈“863”、“973”,就必须谈他们的来龙去脉,尤其是时代背景。因为时代背景与“863”、“973”的历史使命和生命力密切相关。以时间较长的“863”为例,大家知道,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为在美苏争霸中赢得主导权,抛出了一个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直指以航空航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领域。紧接着,欧洲国家抱团,提出了所谓的“尤里卡”计划。邻国日本也跃跃欲试,出台了十年科技振兴计划。一时间,世界主要国家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办公室向全国发表“星球大战”演讲。来源:新华报业网。
  
  面对国际上高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竞争,中国怎么办?有识之士不再被动等待,他们要行动了。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著名科学家(四人都于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联名上书邓小平,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重要建议。邓小平同志旋即于3月5日做出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于是,一个代号为“863”计划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应运而生。
  
  提议设置“863”计划的四位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右起)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请注意,四位老科学家建言的内容主要定位于“跟踪”发达国家高技术的发展,这一点与该计划的历史使命及其终结密切相关。为什么要定位于“跟踪”呢?这主要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尤其是高技术力量薄弱的清醒认识。在当时,改革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囿于“文革”十年的破坏,除军工项目外,我国别说发展高技术了,就是基本的科学工作都陷于停滞,1980年代初的几年,国内科技界的主要工作是恢复元气,培养人才,重新组建队伍,开展科研布局。除了在邓小平同志的拍板下上马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个大科学工程,鲜有其他像样的高科技工程,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国家支持,科技体制改革也处于酝酿之中,高技术研究正处于徘徊状态。可以说,正是“863”计划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徘徊状态,使中国科技发展一下子找到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可以这么说,“863”计划的出台,是那个时代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的一场及时雨。这场雨虽然来得有些晚,但也浇灌了中国科技界干渴的土壤,让中国科技界迅速恢复元气和肥力。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形势发展需要,“863”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有过几次大的调整,已不局限于“跟踪”的目标和任务,这是后话。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863”是在以朱光亚等老一辈爱国科学家的主持下开展的,对保证其质量和方向具有重要意义。至少从笔者所见的史料来看, “863”启动之初,调动了几乎全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集体会诊,所选取跟踪、攻克的重大科技领域,就是放在今天来审视,也是完全正确的,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中国科技工作者没有辜负国家的期许。“863”、“973”与改革开放事业共成长,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关于“863”、“973”为中国科技发展到底做出了哪些具体贡献,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本文不再一一枚举,这些“硬货”,在网络时代是极易获取的。笔者在这里谈一点“软的”,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仍以“863”为例,在笔者看来,“863”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中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摸清国际高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某些重大科技前沿领域迅速跟上,后来居上,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被“文革”耽误了黄金十年的高科技落后国家而言,意义十分重大,可谓居功至伟。虽然在今天,它即将终结自己的使命,但历史要永远铭记。
  
  二、“863”、“973”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成为否定它们的理由
  
  当前,不少人在并没有搞清楚为什么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替代“863”、“973”的情况下,想当然地认为“863”、“973”是“有问题”的,因而对其或明或暗的指责。从笔者所见,非难主要集中在花钱多、经费滥用、重复资助、项目夭折等四方面的问题上。让我们心平气和地逐一分析。
  
  其实,上述四方面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在实施科技振兴战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中国而言,说白了,这些问题是近些年来中国各类科研项目的通病,根子在科技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上。因此,我们不能用国家政策体系的固有问题来非难“863”、“973”本身,这是不公平的。
  
  首先来看花钱多。科技创新是很贵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非常奇怪的是,在中国,很多人对政府投资数亿资金盖座高楼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却对政府投入几千万元开展某项尖端科学技术研究另眼相看,大加指责。人们习惯于花钱见效快,习惯于看到有形的、表面的东西,而对于无形的、根本的、利长远的则冷漠视之,这不能不说是个大大的遗憾。不错,“863”、“973”确实花了国家不少钱,可是咱们要清楚,开展高科技研究本来就是一桩花钱的事儿呀!还有人说,咱们的投入产出比不高,对此笔者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计算,不好随便评论。但是,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下,我建议批评人士先算一算我们国家在每一个领域的投入产出比,再算一算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某些发达国家科技资金的投入产出比,有了科学、真实的数据比较,对“863”、“973”是不是花钱多这个问题就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其次看经费滥用。这一点是最遭人诟病的,笔者同样对此深恶痛绝!不可否认,科技界有些人利用政策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骗取、套取、挥霍、挪用、侵吞科研经费的丑闻时有曝光,“863”、“973”也不例外,对此不必遮遮掩掩。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法之徒、严重违反科技政策、严重背离科研道德的毕竟是少数,不能打击一大片,更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全体。应当看到,绝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还是在勤勤恳恳工作,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这是主流,不容否定。现在有一种倾向很不好,就是媒体喜欢猎奇科技界的某些问题,无限放大甚至歪曲,以博取眼球。似乎我们的科技工作者都是坏人,都在挖国家的墙角。如不刹住此种歪风邪气,对于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甚至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灾难性的。
  
  再看重复资助。这一点要实事求是地分清情况。有些规模大的高技术项目,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衍生出来的新课题也需要新的资助。这样一来,仅有“863”、“973”的专项资助,有时经费的确不足,尤其是在前些年国家科技资金支持力度普遍不大的情况下,需要其他相关科研资助计划给予支持。必须认识到,这类“重复”资助是合理的。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项目负责人,其实就那么一个东西,却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体系的漏洞,改头换面,到处圈钱,谋取私利。我们要科学区分这两种情况。我们要鞭挞的是后者,切不可殃及前者。对于后者,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全社会一起努力,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违规者的惩罚力度,营造良好科研生态。
  
  最后看项目夭折问题。这一点其实也是比较容易说清楚的。但凡有科学研究和探索,就难免有失败,没有哪个国家的科研项目都百分之百成功。更何况,“863”、“973”所开展的都是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平心而论,以中国的科研基础和力量,有的项目中途夭折、有的项目达不到预期目标,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863”、“973”并非直接以商业化为旨归,那种类似“找不到一个通过承担863项目产生核心知识产权并且占领国际市场的成功商业案例”的说法,是似是而非的,以此抨击“863”,是站不住脚的。
  
  三、“863”、“973”淡出历史舞台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既然“863”、“973”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亦非原则性的,可为什么要把它们整合掉呢?
  
  为什么要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取代包括“863”、“973”在内的诸多科技研发专项?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已经给出了详细的解读。概括起来,主要是为了打破九龙治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避免政出多门、重复资助,整合科技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通道和全链条。总之,整合是这个时代的潮流,科技政策也不例外,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一个政策被整合了,并不意味着这个政策就是错的、就是有问题的,而是因为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位于更加合理的政策选择。
  
  “863”、“973”本来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战略选择,而今时代变了,中国也变了,过去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而现在,我们已不能满足于“跟踪”式的科技发展之路,既要随跑,也要领跑。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时代和国家需求。
  
  因此,“863”、“973”淡出历史舞台也是一件平常事,不能因为它们的名气大,就给予过分的解读。比如,“充满计划经济色彩的‘863’、‘973’,也愈发显得不合时宜”之类武断的表述,就有过分解读之嫌。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