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业界声音

卓越中心及其对中丹科学创新中心的广泛影响,2017浦江创新论坛主宾国论坛嘉宾观点摘录

发布时间:2017-11-10 发布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2017年浦江创新论坛主宾国论坛23日下午在东郊宾馆举行。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徐南平,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常务秘书Agnete Gersing出席并致辞。哥本哈根大学副校长Thomas Bjørnholm,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吕薇,中丹科教中心主任Lauritz B, Holm-Nielsen,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丹麦卓越集群主任Merete Nielsen,丹佛斯(中国)研发中心主任Bo Holst Kjærgaard,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众杰,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梅永红,诺和诺德副总裁Børge Diderichsen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主题演讲。《三思派》在此与各位分享会议内容(按演讲先后排序)。

主题演讲

Thomas Bjrnholm 哥本哈根大学副校长

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有一流大学,以吸引最好的人才;也需要风险投资、科学园区等共同把知识转化成实际的应用成果;还需要打造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将大学、人才、资金、司法体系等各类要素组合起来促进创新的成功。以哥本哈根大学为例,它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它是全世界知识的代理人,能够吸引人才,在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次,它是丹麦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推动者,70%的论文都是和其他国家的学者一起联名发表的,哥本哈根大学是欧洲大陆和中国合作最紧密的大学之一。第三,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发展,注重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大学10%的论文都是和行业、公司一起发表的。

吕 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普遍提升,形成了少数创新中心和一批创新型城市,但是地区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度明显地高于中西部,2015年综合技术进步水平指数前十位的地区有7个是东部沿海省份,2个是沿江城市。中国形成了三大创新中心,分别是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创新中心,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三大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各具特色。在京津冀地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研发力量较强,是全国的科技供给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长三角综合优势较好,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制造能力强,创新链各环节分布比较均衡,教育资源、科技人才、科技投入和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以及风险投资规模等在全国占比都高于珠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珠三角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深圳是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沿技术。

Lauritz B.Holm—Nielsen 中丹科教中心主任

首先,创新中心建设需要一流大学。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基础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次,创新中心需要大量一流人才。创新中心建设必须要集聚和培养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中心的内生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本。其次,创新中心建设需要一流的基础设施。例如,上海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备,哥本哈根也一样,哥本哈根毗邻瑞典和德国,拥有良好的机场和港口,这是科技创新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余卓平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是,聚焦人才、学科、科研三方面,打造全新的创新平台,打通知识创新和产品创新之间的鸿沟,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之间起到连接体作用。在人才培养上,协同创新中心实行了预备博士生培养制度,着力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后备技术创新人才。在学科建设上,协同创新中心促进机电学科、能源学科、交通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汽车为中心的多学科集群。在科学研究上,协同创新中心聚焦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Merete Nielsen 丹麦卓越集群主任

丹麦卓越集群机构隶属于丹麦高等教育和科学部,主要为丹麦各类产业和创新集群提供服务。在丹麦,建筑、新能源、绿色经济、文化创意等各个领域都有大大小小的集群,目前,丹麦共有10个金牌集群、9个银牌集群。集群就是大学、企业、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融合而成的一个产业的创新网络,这些机构可能分布在不同地方,但是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为了提升集群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实施集群培育项目,加强集群的创新生态建设,促进集群参与各方的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同时,为企业家、风投、高校、市场等各方资源的融合搭建平台。第二,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各类联络活动和对接活动,促进集群的国内外合作交流和产业对接。

Bo Hoist Kjargaard 丹佛斯(中国)研发中心主任

丹佛斯过去20年在中国不断发展业务,目前公司共有25000名员工,其中15%的员工在中国。丹佛斯在北京建立了研发中心,这是一个国际化水平很高的研究中心,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博士生在这里工作。公司的主要研发领域是气侯变化、能源创新、食品、基础设施和废水处理等。建设卓越的研发中心,不仅需要在技术创新上追求创新和突破,更需要在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以公司的废水处理技术方案为例,在废水处理厂,公司采取了很多的电机和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措施节能20-45%;在水的分配方面,通过优化压力管理系统,对需求量进行优化管理;在节能方面,利用水处理厂产生的生物质能,使其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

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杨众杰

作为一家技术性公司,摩拜单车始终把科技创新当做企业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在交通大数据的基础上,摩拜单车与国家交通部门和相关大学联合成立了城市出行开放研究院,将搜集到的城市出行数据与整个城市的管理以及未来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城市管理、城市规划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撑。

梅永红 中国深圳国家基因库主任、华大农业集团董事长

华大基因在重大传染病疾病、公共卫生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公司希望在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引领下,通过构建基因+产业合作联盟,用基因科技护航健康中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科技优势和国情优势结合起来,让中国率先告别聋哑盲傻先天残疾,率先实现多种重大传染疾病的全面筛查,率先对全部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进行防控,让更多癌症患者享受精准治疗必须的基因检测服务,并在早期预测与诊断及精准康复上取得突破。

Borge Diderichsen 诺和诺德副总裁

诺和诺德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医药公司之一,公司的优势是慢性疾病药物开发,例如糖尿病的治疗。公司是全球糖尿病药物的最大开发商和生产商。公司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的推动。为开展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一方面,公司积极争取基金会的支持,目前诺和诺德基金会占诺和诺德公司25%的股份,基金会主要支持公司开展生命科学方面的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和世界上其他研发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公司在全球不同地方都设立了研发中心,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研发网络,整合全球研发和学术资源,将学术界和产业界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全球研发合作推动医药技术和产业发展。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副研究员张仁开博士整理。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