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观点荟萃

瞭望:长三角隆起科创高地

发布时间:2022-12-12 发布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一张张求贤令、一份份任务书的背后,是近年来围绕关键领域创新需求,长三角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探索新路径,不断提升科技供给能力。2021年,长三角以“四个30%”引领发展——研发经费投入8342亿元,全国占比逼近30%;发明专利授权量18.22万件,全国占比略超30%;高新技术企业8.6万家,全国占比高于30%;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先导产业规模全国占比均超过30%。长三角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的主要引擎之一。  

  瞄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今年9月,《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若干优势产业加快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雄厚的制造基础,蓄势待发的创新策源能力,伴随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高地转变,长三角将努力改变世界产业版图和创新版图。

    从强劲增长极到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长三角肩负科创高原之上攀高峰的使命。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长三角地区调研采访,探寻长三角区域综合创新实力稳步提升背后的创新举措、创新路径和创新机制。

 

  科创高原之上攀高峰 成果多点暴发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9月29日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共有22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百强,长三角地区占到4个。上海-苏州、南京、杭州、合肥分别位列第6、第13、第14和第55位。  

  与去年相比,上海科技集群演变为“上海-苏州”科技集群,且排名提升2位,体现了长三角一体化下创新力量的提升。新秀合肥以长三角地区研发经费投入涨幅第一跑出加速度,前进18位。长三角地区形成攀登科创高峰之势。  

  国家战略优势力量加速集聚。从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到探索科技前沿“无人区”,从“梦天”升空,“羲和”“夸父”携手探日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从大科学装置不断刷新纪录到新药、新材料、核心元器件强基固链,长三角科创成果密集多点暴发。  

  在上海,近年来,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首个体细胞克隆猴、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成果,实现了多个全球“首创”。2022年,软X射线装置实现国际上波长最短的回声型自由电子激光。

    2022年,浙江省围绕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支持长三角一体化攻关项目45项,累计攻克形成大尺寸单片式硅外延生长装备等436项进口替代成果,涌现出“冰光纤”、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新型化学显微镜、神威量子模拟器、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等一批重大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导研制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祖冲之号”、“九章”量子计算机,参与研制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等国之重器问鼎世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人造太阳领先全球核聚变。  

  科技自立自强主力军加快培育。拥有张江和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批国家实验室挂牌组建,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张江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初现雏形,李政道研究所、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  

  面向全球的创新合作与要素流动不断加速,长三角一体化科技协同政策不断完善。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朱学彦介绍,近5年,上海吸引了20余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来沪工作或开展科研合作。林德、西门子、诺基亚、海克斯康、巴斯夫等一批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加速落户长三角。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于2021年5月正式成立,科技部与三省一市联合发布《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等政策,围绕国际合作、专家共享、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推动政策逐步优化。  

  创新开放高地加速形成。长三角地区酝酿了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工程,打造了一批国际创新交流的“大舞台”。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等大科学计划与工程加快实施,浦江创新论坛累计吸引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面向全球创设国际科技奖项,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加快构建以上海为基点、覆盖长三角、辐射全球的技术转移网络。

  

  聚集科研国家队 创新策源能力持续释放

  

  南京麒麟科技城,一座红砖砌成的学院格外引人注目。一千余名中科院研究生在此学习、生活。午休时分,师生们有的在图书馆一角碰头研讨、有的在校园里散步畅聊,一片浓厚而惬意的科研气氛。  

  这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在它周围近1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形成研发实力不俗的“中科院系”科教资源聚集区。除了原址在南京即将整体搬迁来的4个研究所,实力雄厚的中科院计算所、软件所、自动化所、上海巴斯德所等也在此设立分部。集聚的院所释放持续的创新策源能力。  

  我国第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大规模应用形成完整布局的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终端基带芯片已量产数万片;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以自主研发的高通量计算技术体系助力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技术产业升级,目前初步实现北京、南京、郑州三地算力并网,并上线内测了1.0版本“算力商店”;  

  开源软件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源图”已构建形成全球最大的源代码知识图谱,实现了面向全网针对开源生态“投毒”攻击现象的持续监测;  

  傲来操作系统(EulixOS2.0)正式发布,“神算”系列存算一体芯片加快研制……  

  “在麒麟形成的创新高地,是科研‘国家队’厚植长三角土壤,在重大关键领域布局攻关,再反哺国家创新战略的典型样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院长杨桂山介绍,依托长三角优越的人才、产业环境,针对前沿科学和“卡脖子”技术进行研发,能顺畅对接产业,让前端研究和一线生产链接起强反馈。  

  预计到2030年,汇聚在这一区域的研发队伍总规模将达5000名,初步形成学科集群、空间集聚的中科院区域创新高地,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在位于合肥西郊董铺水库的“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上,临水而建的强磁场科学中心因为3个多月前,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出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的稳态强磁场创了新的世界纪录而备受瞩目。正在实验室查看水冷磁体线圈的副研究员房震告诉本刊记者,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已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健康、工程技术等领域支持超过3000项前沿课题研究。  

  沿着半岛一路向北,坐落着远近闻名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总计13.9万平方米共14幢单体建筑目前已交付使用。据介绍,该研究设施建成后,有望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在整个设施建设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技术,还可推动高能物理、电力储能、核磁共振、地质勘探、深空推进等多个领域发展,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安徽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形成已建、在建、拟建的“3+4+N”大科学装置集群化发展格局。  

  数据显示,已立项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三角地区有19个。依托“大科学装置”,长三角地区着力打造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发明创造格局。

  

  科创走廊迈向中国创造 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形

  

  俯瞰长三角板块,一条G60科创走廊,正串起长三角产业创新的“朋友圈”。这条科创走廊依托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等交通大动脉,串联起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嘉兴、杭州、金华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九地。今年以来,G60九城市经济呈“V型”反弹,彰显强大韧性和高成长性。第三季度,九城市GDP同比增长3.9%,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2%。6月以来,九城市签约落地项目超1300个,总投资额逾1.26万亿元。  

  2021年8月,位于浙江嘉兴海宁(中国)泛半导体产业园的庆鑫科技在落户半年后正式投产。这家企业生产的自动化设备不仅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还出口美国。  

  “我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回家,就是喜欢这里工作有氛围、生活有活力。”企业负责人蔡庆鑫说,在产业园一幢幢灰白相间的现代化楼宇中,一大批半导体装备企业相继入驻投产,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  

  “海宁大力发展泛半导体产业,依托于沪浙两地建成的首家跨省合作园区——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打下的良好产业基础,结合嘉兴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承接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半导体装备产业项目所需,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海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海宁市已经拥有泛半导体规上企业115家,工业增加值45.63亿元,高出全市6.6个百分点。 

  2020年11月,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瞄准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我国重要创新策源地目标。以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为抓手,“科创走廊”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创走廊”上,一批世界一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集成电路领域,九城市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测的完整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全国1/5;  

  人工智能领域,杭州、苏州建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将打造世界一流的长三角数字枢纽;  

  生物医药领域,集聚众多跨国医药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  

  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驾驶产业联盟、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联盟,在动力电池、充电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整车制造等方面深化布局,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世界级自主品牌……  

  长三角九城逐步构建了以高成长性科创企业为代表的创新集群,成为长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厚植科创沃土,长三角地区已成长为量子信息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初步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生态”的范式,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量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领跑者。  

  长三角地区积极探索科研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着力推动技术对接,目前已布局先进材料(苏州)、集成电路(无锡)、太阳能光伏技术(江阴)、船舶海工装备(南通)等多领域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凝练了超过800项产业技术需求,企业的意向出资金额超过20亿元。 

  去年揭牌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与200多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联创中心。 

  成果要转化,服务不可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介绍,该院目前研发人员数超12000人,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已建设科研团队可拥有运营权、成果所有权、转让权和收益权的研发载体72家,分布在信息技术、先进材料、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  

  近年来,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成果在长三角科创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数据显示,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1/3、汽车产量占全国1/4、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8%。

  

  加快要素流动?按下创新“快进键”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进一步便利区域内的科技要素流动。  

  从政策协同、资源共享到加快要素流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正加快迈入一体化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领航基因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PCR仪器和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夏江说:“通过预约使用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上的台阶仪等大型科研仪器,加快了快速测定微流控芯片内部3D流道结构优化设计,为公司节省数月开发周期和数十万元经费。”  

  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网站上,记者看到,汇聚了长三角4万多台/套大型仪器、2300多个科技服务机构、2600多个科研基地,汇集了沪苏浙皖多个“共享实验室”,科研院所或企业若需要使用平台上的仪器和实验室,可如同网上购物一样在线预约“下单”,创新的需求和供给在这里无缝对接。 

  围绕科技资源共享,安徽的芜湖、宣城、池州等市科创中心落户上海,开展跨区域“双创”合作,构建“研发在沪、产业在宣”的“科创飞地”模式。 

  一体化创新正在形成可复制模式。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介绍,在合作需求上,长三角聚焦制约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共同梳理长三角区域“链主”企业或骨干单位,凝练2年至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区域解决的需求,联合发布需求“榜单”;在合作模式上,建立产业创新融合的组织实施机制,以市场化方式联动产业链上下游、科研机构等力量,跨区域组建创新联合体。  

  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管理模式,促进区域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在上海张江实体化运作,将打造长三角“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枢纽。  

  长三角技术交易网络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至2021年11月,三省一市相互间的技术交易合同输出1.4万项,交易额540多亿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认为,以协同攻克“卡脖子”技术为抓手,加快产出一批系统性和基础性创新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然是长三角地区的重点。  

  为此,要进一步明确创新协作分工,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竞争。相关科研人员向本刊记者介绍,长三角半数以上城市将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专家建议进一步明确区域总体产业规划,以各地细分领域的比较优势为导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陈雯建议,强化产业管理部门与链主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组建面向市场的区域产业链促进机构,加快形成区域供应链的内循环。  

  共同构筑世界级创新平台。“目前科技创新呈现出多主体参与、网格化、空间化等一系列新特征,以区域协同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已经成为赢得科技竞争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杨桂山说,下一步,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在共同构筑世界级的创新平台、共同强化高端产业创新引领、共同塑造一体化的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拓展开放创新合作网络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支撑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并推动我国高科技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本文刊登于2022年12月12日《瞭望》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ICP备11048235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