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业界声音

芮明杰: 未来产业预见的五个路径

发布时间:2023-05-04 发布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全球地缘政治变化导致全球科技与产业发展竞争非常激烈,各国政府不仅考虑现今与近期未来的产业发展优势,而且积极考虑中长期科技进步与未来产业的竞争优势问题。于是未来产业是什么?其对未来人类生活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对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介入与作用?选择与布局什么样的未来产业方与未来之发展趋势一致?等等问题就放到了全球各国的面前,于是对“未来产业”的预见与布局谋划应运而生。


01

技术预见只是一个重要路径


布局未来产业,就必须预见未来产业是什么样的产业。尽管今天与未来前沿性技术并不等于未来产业,因为创新成功的技术成果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即转化为有较大市场空间的产品或服务时,产业才真正形成。这个过程我称之为产业创新。产业创新是由企业最终来完成的,只有把技术成果创新为新产品,然后进行生产工艺创新与管理创新,使之可以真正生产出来可以适用,并能够创新拓展出市场空间进而商业化成功才算完成。产业创新是所有新型产业形成发展的必由之路,它不同于技术创新。但未来产业一定是现在看来十分前沿技术支持的。如“量子技术”是前沿技术,它不是产业,但它是支持量子通信产业的关键技术,也是支持量子计算机产业的关键技术。因此从前沿科学技术入手,从对前沿技术发展的预见进而预见未来产业是什么,然后再考虑怎么才能推动未来产业顺利成长与发展,就顺理成章。


技术预见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之,上个世纪80年代,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的书中就预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至未来的文明即第三次浪潮。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的社会有五个重要的特征:1)生产工具在目前为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高价值低价格工具; 2)经济活动涉及的资源主要是人的脑力; 3)经济所需的主要能源为人的脑力; 4)经济运作的典型主体目前处于萌芽状态,为小团体或个人企业; 5)文化的主要表征包括去中心化,混沌主义,但总体上不明确。


四十多年过去了,托夫勒也于2016年7月2日在洛杉矶家中去世,享年87岁。他应该是已经看到了当年他的许多预见在今天已经一一验证了。我们今天的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不是已经1)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与互联网;2)资本已经不再这么重要,而知识与人力资本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3)人的脑力已经是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将来人工智能可能成为替代人脑的替代物;4)今天海尔公司倡导的“人单合一”式的平台经济、小微经济正在快速发展;5)而与互联网发展相关的平台经济的出现正在导致去中心化。


我国科学技术预见始于20世纪90年代,并于2000年后形成系统性的技术预见研究。2003年,中国科学院开展了“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并于2009年发布了《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描绘2050年中国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等18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之后,还有许多研究机构开始了对我国未来科学技术、经济、产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分散,远见不够。


其实科学技术预见非常重要,二战之后美国曾经有的一个研究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就是一个十分经典,十分成功的科学预见报告。它对美国战后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全球领先贡献很大。2022年美国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也是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预见法案。然而这些报告与法案本身不是未来产业预见的报告,因为科学技术本身不是产业,但会深刻影响未来产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进行预见的需要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要求,以便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进行资源有效配置,另一方面则是帮助我们对未来产业形成与发展进行预判。



02

预见未来产业的五个方面


进行未来产业布局的前提是要对未来产业形成发展的方向、重点,由此导致的资源配置规划进行研究,这就是要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预见研究。未来产业预见研究很重要,是确定未来产业布局前期重要研究工作。为此可以专门设个研究院,或者在现行产业研究院中专门设这一机构。预见的科学性与理论方法准备有关,于是建立和开展未来学学科建设,培养未来学研究人才十分重要。显然,所谓的战略科学家不能没有未来学的理论造诣。我以为预见未来产业可以有五个方面入手:


1、从人类未来需求预见入手。人类未来的需求是未来产业产生发展的逻辑起点,未来产业是未来社会的供给,因此未来产业产出的产品与服务需要与人类社会的未来需求相适应,才能持续生存发展。然后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未来究竟具体需要什么,这样就给了我们做需求预测一个挑战。现行对消费者未来消费的预测是建立在现行需求基础上的,最多是短期有效。我以为中长期对需求的预测是困难的,但有一个基本逻辑又是正确的,这就是未来的产品与服务必须符合人们的本性欲望,如果说人们的本性欲望是健康,低碳,安全、和谐,便利等,那么未来产业供给的产品与服务就必须符合这些人们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本性欲望才行。例如如我们可以断定人们对未来会追求个性化消费,于是从今天到未来肯定会有一大批个性化产品或服务产生,现行的科学技术、生产技术也都会为此准备,所谓工业“4.0”智能生产技术看、数据分析等就是为此而准备的。


2、从破坏性创新、突破性技术进步预见入手。未来的破坏性创新或突破性技术进步是有可能导致原创产品或服务的产生,进而有可能发展形成未来产业。从这个角度进行预见其实是科学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角度来对未来产业进行预见。而破坏性的创新和突破性的技术进步首先可能与通用技术发明创造的未来重大突破有关,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现行的世界,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不久前出现的ChatGPT以及延伸各种相关专有技术和后来的产品与服务不是即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吗?ChatGPT可以看做时下人工智能方面的破坏性创新。破坏性创新或突破性技术进步源于科学基础研究的突破,所以预见未来产业所以要从科学基础研究的进展,要从通用性技术的变化来预见。


3、从现行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创新发展方面进行预见。现行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创新可能在未来产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导致未来产业形成。例如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就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进而形成新型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 服务等,创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产业。今天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看上去没有关联的技术与产品,未来它们或许由于某个方面的技术进步就导致了融合,联接了起来,进而形成未来新型的产业,例如数字新技术。


4、前沿新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融合创新也可能形成未来需要的产业。未来前瞻的通用技术专有技术或工艺制造技术嫁接到现在传统产业和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中去,通过这种嫁接与融合创新,可能形成新型技术与产品。比如说人工智能这样的前沿技术可以嫁接到我们现在的各种各样产业里面去,加入到家居行业未来就可能形成未来的智能家居行业,嫁接到医疗制造设备行业就可能形成智能医疗设备行业,等等。这就是前沿技术跟现行产业的融合可能导致未来产业的发展。


5、不同的现行产业之间、现行产业与未来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创新,也可能产生新的适应未来需求的产业。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产业发展的趋势就是产业的边界模糊化了,融合性加强,例如制造业与服务业已经开始了深度融合,因此我们有理由通过推测现行产业之间,现行产业跟未来产业之间未来的融合,可能形成未来新型的产业。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ICP备11048235号-2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