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上海,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上海如何在科技创新领域继续发挥好龙头带动、辐射引领作用,采访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主持工作)陈海鹏。
探索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在产业领域,上海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陈海鹏:当前,科学技术产业变革进入范式转型期,技术扩散和渗透正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科学发现高峰期、成果密集产出期已经过去,正进入报酬递减的周期,国家和地区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活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才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上海国际科创中心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科技攻关重大任务、改革攻坚重大使命,亟须探索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上海路径。
近年来,上海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比如,今年已有4款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2款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上市,149个三类医疗器械获注册证;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出多款面向制造、医疗、机器人等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在航空航天、海工装备与船舶等领域锻造了一批大国重器;在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等领域加快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
未来,要聚焦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研究优化选题动议机制和攻关组织管理方式,发挥“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作用,高效调配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优化平台、项目、技术和机制的体系一体化布局,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孕育一批世界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培育一批关键行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
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
记者:技术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在政策工具供给方面,如何加快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陈海鹏: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要加快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基础研究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基础研究成果产生周期长、不确定性大,执着探索、富有激情的优秀科学家是决定基础研究质量和高度的“关键少数”。上海需要从政府、机构和科学家共同体等不同层面培育创新生态和包容文化,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探索长期稳定资助和长周期评价,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
随着科学问题复杂度加剧,学科交叉融合、转化应用周期明显缩短,基础研究从单纯的好奇心驱动,走向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牵引的有组织的基础研究越发重要,大团队、大设施、大平台的作用逐步加强。上海需要针对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和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不同学科基础研究的特征,形成分类指导的资助体系和评价方法。进一步扩大“探索者计划”实施范围,鼓励科技领军企业“从10看到0”,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拓展多元投入渠道。
为尖端人才定制“打包式”政策
记者:总书记在参观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时指出,要着力造就大批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上海可如何厚植土壤,培育、引进更多的科创尖端人才?
陈海鹏: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实现原创理论突破,主动影响和改变全球科技发展进程和格局。
上海要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新优势,必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强化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研发机构、科技领军企业等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优化尖端人才全球寻聘机制,大力集聚、培育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逐步破除人才科层化状况,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为尖端人才定制“打包式”“超常规”政策服务,在设施、经费、团队配置等方面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人才创新动力和活力。
记者: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要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如何更好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陈海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形势下应对大国博弈、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首要定位是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地的使命,聚焦“四个面向”,强化创新策源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上海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应立足国家总体布局和上海发展需求双重定位,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做好存量和增量的衔接、国际和国内的衔接、政府和市场的衔接,加强部门间的规划衔接和引领,强化跨部门科研任务统筹联动推进,加快内生发展与对外开放双向联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多类型创新要素循环活力,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融入全球创新体系。
解决耐心长期资本缺乏等问题
记者:总书记此次考察对上海的金融和科技工作非常重视。如何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
陈海鹏: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位列首位。总书记这次考察来到上海期货交易所和科技创新成果展,显示了对金融和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上海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形成了以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股权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本架构的科技金融体系。科创板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逐步显现,上海已有89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市值全国第一。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科技的支撑作用,坚持以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建立健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加快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氛围。聚焦国内外优秀创新源头、高质量孵化器、重要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推动设立科创引导基金,重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体现战略性、引导性和带动性,着力解决概念验证、科研成果中试、科技企业初创阶段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缺乏问题。持续探索财政科研与股权投资联动机制,优化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营造硬科技领域投资生态,助力科技型企业培育和成长。
本文刊登于12月15日《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