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业界声音

孙海鹰:产学研结合的困惑和出路探讨

发布时间:2017-03-15 发布来源:三思派

  产学研结合提出多年,甚至有人说已进入“政产学研用金结合”的2.0版本,但实际上目前产学研仍难以结合。

  产学研难以结合的主要原因是几方缺乏紧密合作的动力和机制,缺乏合作的通道、纽带,缺乏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也缺乏政府的组织和协调。

  政府有责任从政策上增强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动力,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加强通道、纽带和服务体系建设。

  

一、 当前产学研结合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 产学研结合的问题表现

  2015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835.79亿元。其中技术开发30.98%,技术服务51.43%,技术转让14.91%,技术咨询2.68%。即合作开发和服务占82.41%。说明合作开发和服务是技术转移的最主要方式。2015年企业输出技术合同占比86.18%;吸纳技术成交额占比75.89%。高校和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3.19%5.70%

  不仅是2015年,近十年来在输出和吸纳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中,绝大多数是企业,作为输出方的高校院所占比仅10%左右;在技术开发合同中,也是委托多,合作少。产学研之间仍然处于分离状况。

  2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通道、纽带和服务

  目前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按由多到少)基本上是委托研发型、技术服务型、技术转让型、条件借用型、合作研发型、新办公司型等。

  产学研紧密合作创新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支持、双方投入建立的高校企业联合体(联合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政府牵头组织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高校以技术资本注入企业共同开发的研发服务业,有个人技术专利的教师以技术入股或受聘企业兼职工作,以工程为纽带的工程合作等。

  诚然,技术转移有多种途径,人才交流是重要方式,但是在产学研之间,促进紧密合作创新是关键。

  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证明,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是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解决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的有效途径。

二、 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是有效途径

  1 通过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

  历史上,发达国家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都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难题。其解决这一发展难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大学和国家实验室转化成为面向市场、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服务联合体。

  当时麦肯锡咨询公司分析英国经济时认为“英国学术界很少将与工商界的合作创新看作是创造财富和价值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采用学术界与工商界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市场开发的交互式的开发模式。

  澳大利亚为加快发展也分批建立50个合作研究中心,由研究所、大学和企业合作,攻关会战开发。美国把建立合作研究中心作为最常采用的技术转移战略。日本的合作开发,称之为“同步工程”,更是非常普遍。 [1]

  据刘则渊等分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70年制定了试验性研发促进计划(ERDIP),“大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UICRC)”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1985年创建“大学工程研究中心(ERC)”,1988年之后创建“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STC)”。对设立这三类中心的共同要求是,中心必须设在大学,且有工业企业参与合作,其目标必须同时输出面向工业的研究成果和科技人才。 [2]

  据何洁等分析:美国工程研究中心计划(ERC)将技术性企业与高校相结合,加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工程研究中心由大学牵头,吸引企业以会员或项目合作方式参与研究活动,而NSF对个工程研究中心资助1/3经费,约100-360万美元/年,30%来自企业,20%来自其它联邦机构,学校提供10%,还有10%来自州和地方政府。各工程研究中心有14-83个企业伙伴,平均35个,涵盖大中小型企业,世界500强占近50%[3]

  为促进美国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20123月,美国政府宣布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在重点技术领域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决定拨款10亿美金,5年内建15个区域性的制造业创新研究中心,10年建设45个创新研究中心,每个州建设一个。目前美国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中心大范围组织产学研用各方联合共建,截止20159月,7家中心有6家会员数都超过了80家。[4]

  2 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上海交通大学马德秀发现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仅占总额的1/10左右。她曾提出大学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四种模式,一是发挥多学科优势,与大型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二是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发实体。由合作企业提出问题,并提供研发资金,与学校联合成立研发平台,共同组建研发团队;三是面向未来新兴技术,成立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四是面向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5]实际上,这四种模式都强调了是“联合体”,而不是松散型或单项短期合作。

  现在已有多地探索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目前联合体有不同形式,但这个新生事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很可能成为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产学研联合体”模式的要点初步归纳为:

  (1)性质: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非营利的技术应用研发服务机构,是独立社团法人,独立核算、接受审计;

  (2)体制上由地方政府和高校双重领导,即人员和财务归高校管理,组建和业务由地方有关部门负责;

  (3)任务:使技术成熟和完善的产品和服务;面向设想、方案的概念验证和样机制造的产品开发与优化;开展技术、工艺、性能及过程开发与优化;进行新技术推广;努力在产品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从而提高联合体本身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

  (4)以高校应用技术类(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实验室为基地;可以成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授权技术职称评审,可以申请博士学位;

  (5)相关企业作为会员,缴纳会费参加;

  (6)政府按会费多少予以运行补贴;优秀合作项目优先得到各类计划支持;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

  (7)内部管理体制主要由会员大会、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成;

  (8)天使基金、概念验证(POCC)、VC/PE、银行等机构可以加入或参与。

  产学研联合体的体制机制在运行中将不断完善。

  3 深化改革,增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

  产学研难以结合的原因是高校和企业缺乏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对研究型高校是以应用研究为主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争论由来已久。高校多数认为要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这样就不可能结合产业应用。实际上,求知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和以实用为目标的应用基础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不同的,也不是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的线性关系。为了处理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与应用开发的关系,建议采用钱学森提出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 [6]的分类。自然科学家可以政府专项经费固定支持,科学家自选课题、自组队伍、自由探索;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必须面向国家、市场需求开展研究开发,技术科学重在解决机理、原理问题研究,这与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是有区别的;工程技术实际上就是技术的转化应用,工程技术重在综合运用生产技术和实用技术。不同学科和教师的方向、目标不同,评价也自然应当不同。

  “高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的内驱力不足根源于办学思想、科研工作评价体系。一些教师只看重科研论文、专著和获奖,并不关心科研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应用价值,一些高校只关注政府纵向课题项目及经费、学术理论水平,并不关心企业市场需求、横向课题研究。这种评价体系必须改变。” [7](马德秀)这是高校与企业合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把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放在教育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来。

  当然,深化企业的改革也必不可少。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技术变化莫测的今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企业也走向智慧企业、智慧工厂,企业只有在和知识源头的高校院所的开放合作中,不断吸取营养,才能增强创新能力。当然也要解决产学研合作中的撮合、技术转移服务等问题。

  4 加强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紧密合作创新就需要政府加强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多年来产学研结合不紧密主要是缺乏通道、平台和纽带,缺乏对两方利益协调撮合组织,缺乏针对知识转换和技术转移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市场服务平台和建设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必将促进研发、应用与市场主体、服务主体的紧密合作,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创新。

  美国高校的技术转移机构一般称为技术转移办公室OTT,或技术许可办公室OTL。至今,美国的OTL已发展出一套成熟有效的工作程序。目前,使用最多的技术转移模式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技术授权、创立新公司及合作研发。 [8]

  近年一种旨在提高大学科研成果商业化能力的新组织模式——“概念证明中心”(Proof of  Concept Center)在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中逐渐发展起来,优化大学、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合作创新能力,并成为美国政府制定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9]

  从2014年开始国家火炬中心在全国建立27个高新区和市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已批准在全国建立国家北京、南方、东方、东北、华中、西北、西南、海峡等技术转移中心,也出现一些民营技术转移公司。

  5 关键是政府下决心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产学研结合”已提出多年,但对国际上实施多年、行之有效的“高校实验室+企业会员+政府补贴”的模式,各方面都认可却迟迟在我国难以落地,这固然有体制等问题,但主要是政府至今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经费支持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实体的方案,同时,我国多年有较大投入、现有一定基础的3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至今没有明确的改革方案,近十年又投入大量资金在企业建立了17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国家实验室只是学校和企业的一个团队实验室,只是团队品牌,没有国家品牌。创新中心也是一个团队,构建松散,和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创新中心有几十个企业参与,有大量各类人才参与无法相比。

  “高校在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潜力。国际间的原创高技术多是从高校产生并由多种方式转换转移出去,但目前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10]

  单独的高校或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上都难有重大突破和进展。我们要增强原创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必须集中力量,集中领域,抓住战略性、核心关键性问题,走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中小型企业合作创新的道路。

  政府应下决心把“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好。

三、 产学研结合的出路探讨

  总体上是政府首先从政策上解决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问题,下决心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同时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创新。

  1  增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动力

  在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以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应用为重要权重,引导高校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的学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把重点转向与企业的合作开发、服务上来。在企业的减税政策中,把通过创新提升企业增效、提质、减排与减税挂钩,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这个问题不解决,产学研的结合就是一句空话。

  2 下决心建设产学研联合体

  政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专项资金,支持年度运行经费,以高校院所国家实验室为基地,组织建设以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和公共财政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联合体,在全国组建高校牵头的重大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相关企业参加。除国家重大需要,不以公共财政给企业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技术可以项目支持。

  《中国制造2025》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基本上应建在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的高校和企业的联合体。

  3 下决心组织核心技术研发大平台

  政府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专项资金,以开办经费等支持手段,以公共服务平台方式,组织大中小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参加的共性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也可以是紧密型行业技术协会或技术联盟,借鉴美国半导体R&D战略技术联盟(Sematech)和正在建设的创新研究中心的经验,由各参加方投入人力、财力组织团队,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财力,集中一个领域,解决战略和核心问题。平台或工程可以是35年内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作法,也可以是建立技术转移实体的作法。

  4 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好项目的发现和选拔机制

  政府减少或取消产业项目计划资金,国家和地方设立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即天使基金,高技术产业支持资金基本采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方式,支持市场化、社会化的合伙人和POCC(概念验证中心)、VC投资公司在市场发现和选拔好的产业项目和公司。以35年不分红和退出增值不超过10%等优惠政策,对高技术投资公司给予税前35%的风险补偿金等优惠支持。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有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三板、四板和技术产权交易等,形成良好的自下而上的市场晋级机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多级柜台交易及未达标准的股票即时报价服务、监管系统,让创业创新企业在早期得到社会关注和投入。

  5 建立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支持高校建立独立的技术转移组织和基金,支持专业化、国际化的技术转移机构,支持社会化的中介、咨询、专利、法律、会计、审计服务组织和机构,支持技术经理人或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

  

  [1] 孙海鹰.关于建立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机制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1993.11

  [2]  刘则渊,陈悦.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J].管理学报, 200703

  [3]  何洁,李晓强,周辉.美国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对我国政府资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

  [4]  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最新进展及启示借鉴[DB/OL].战略前沿技术,2016-04-11

  [5]马德秀.瞄准需求突破障碍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

  [6]钱学森文集(1938-1956)[C].北京:科普教育出版社,1991550-563.钱学森.论技术科学[J].科学通报,1957(4)97-104.

  [7]马德秀.瞄准需求突破障碍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2

  [8]卜昕,邓婷等.美国大学技术转移简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11

  [9]肖广岭. 跨越“死亡之谷"的新尝试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2

  [10]张炜,杨选留.创新体系中高校与研发机构的作用和定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8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