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学术  〉 业界声音

吕薇:中国区域创新体系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11-10 发布来源: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吕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规划纲要强调要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其中,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五大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系。本文将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创新的区域分布

(一)中国的区域创新政策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重点是以试点示范为抓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2006年以来,在部委层面,国家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分别开展了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家科技部布局了60多个试点城市,东中西部、大中小城市兼顾。

在国家层面,开展建设自主创新综合示范区。2008年第一批在3个城市设立示范区,即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和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已扩大到10个以上,包括深圳、苏南、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2015年,全国又开始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有8个试点城市、省份和区域,上海是其中之一。

(二)中国创新要素的区域分布

10年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普遍提升,形成了少数创新中心和一批创新型城市,但地区间的差距较大,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如,在2015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位前10名地区中,有7个东部沿海省市,2个长江沿岸省市,见图1。

图1:中国区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我国地区的R&D支出强度和人员分布呈现东中西部梯度发展,发达地区的研发支出和科研人员密集度比较高。如图2所示,根据研究开发支出和研发人员数量排序,排在第一梯队的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包括山东),第二梯队主要是中部一些地区,如安徽、陕西等。

图2:地区R&D人员与R&D支出分布(2015)

从教育水平来看,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和人口受教育水平逐年增加,东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人口教育水平比较高,高收入和转移支付多的地区人均教育经费高,见图3。

图3:地区人均教育经费与人口素质分布(2014年)

技术交易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的地区,大学科研院所成为我国技术供给的重要力量。北京是全国重要的研发中心和技术供给地,2015年北京技术交易额为3453亿元,R&D强度达到6.01%。

图4:技术交易额与研究开发强度(2015年)

风险投资大幅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地区。如图5所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及北京管理的风险投资资金规模都比较高,安徽省进入前六位。

图5:风险投资规模和投资力度(2013)

同时,另一个明显变化是中国的独角兽企业不断增加,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最多。中国约46家企业入选2016年全球独角兽企业,其中北京23家,上海10家,杭州5家,珠三角7家(深圳4家,广东、珠海和香港各1家),贵州1家。

目前中国已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有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等三大创新高地。中西部地区有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成渝、以武汉为核心的汉江等科研机构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三大创新高地的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各具特色。

从区域创新要素集中度来看,中国创新要素和产出的集中度较高,地区差别较大。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和浙江等六省市的研发支出、专利产出、科学和工程人员的集中度分别占全国的60%、70%、55%,均高于美国加州、马萨诸塞州、纽约州、北卡州等六个州的集中度,尤其是六省市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集中度远远高于美国六洲。这说明我国的创新要素地区分布差距较大。根据创新集聚度来看,目前中国形成了多中心,没有像美国加州和硅谷那样各方面都在全国独树一帜的全球创新中心。这与国家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各地完善创新环境有关。

影响区域创新要素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中国区域创新的主要因素

一是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机制发生变化,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化。人才、技术和资本等创新要素向转型较快的市场经济发达地区集聚。同时,政府长期布局的科技基础设施仍在发挥较大作用。

二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集聚和吸引创新要素。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配置,哪里环境好就向哪里流动。一些原本科技资源匮乏的地区,通过改善创新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创新要素。如深圳最初是一个小渔村,没有大学也没有科研院所。而目前,全国最好的50所大学几乎都在那里办了分校、科研机构或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也在深圳兴办了先进技术研究院。

三是政府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科技服务公共平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转型国家,政府在改革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环境营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是创新能力不仅与收入水平相关,也与科技积累和政府重视程度有关。在位居2015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前15名的地区中,既有高收入地区,也有少数中低收入地区。如陕西省、四川省、安徽省的人均GDP水平较低,处于中国的中等水平,但由于长期的科技积累和政府重视,技术进步指数比较高。

五是区域创新发展模式和特点与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有关。如,北京是全国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源头创新多,主要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重点;上海大国企和跨国公司多,从引进技术本地化到本地创新,重点聚焦重大技术装备集成制造;深圳是逆向创新发展,从引进制造能力到引进国内外前沿技术创新创业,是全国的高技术企业创新中心,其高技术企业创新居全国前列。

六是地区科技基础设施由市场和政府配置相结合。东部地区和少数老工业基地的科技基础较强,其中大学、科研院所以政府布局为主,但是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创新环境的改善,市场环境因素也会吸引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如深圳。

七是高新技术园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新区一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集中提供了公共服务平台和落实创新政策,已成为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区和地区转型发展的龙头,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极。2016年纳入统计的146家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为8.2亿元,占全国GDP比重达11.8%;营业收入约28万亿,增长11%,工业总产值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国家高新区集聚了全国40%以上的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和高新技术企业,2015 年国家高新区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研发人员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和14.6倍。可以说,高新区已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增长极。

八是创新文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对创新的模式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上海是白领文化,北京是官场文化,深圳是一个移民的文化,三地的创新发展路径和模式不同。

(二)三个创新中心的比较

京津冀地区以北京为核心,地区间的科技和产业差距较大。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研发能力最强,是全国科技供给中心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其科研成果有80%流向全国各地,特别是流向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同时,北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获得的中央政府研发支出占比高,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目前,北京的企业创新能力正在升级,高端服务业+创业产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北京新兴产业的特点,企业的增长性正在提升。如目前北京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

但京津冀地区产业链不完整,如河北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与北京相比差距较大,地区间承接能力相对比较弱,配套能力不足。如目前北京的科研成果并不是流向河北而是流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的优势比较综合。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比较大。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制造能力较强,创新链各环节分布较为均衡。长三角的教育资源、科技人才、科技投入、发明专利申请量、风险资本规模和创新创业企业等占全国比例均高于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此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础比较好,产业链比较健全,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比较强。

珠三角地区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深圳是全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企业创新中心。深圳吸引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沿技术创新创业企业。广州科教资源较多,但与北京、上海相比还相对薄弱。珠三角地区制造能力强,产业链比较齐全,尤其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强。除深圳以外,广东省的企业平均R&D投入强度不高。珠三角地区市场经济活跃,民营企业比重高。深圳中小板、创业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和集中。珠三角地区还是一个技术输入地,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制造业正在从中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转移。

关于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

首先,在创新要素全球流动的情况下,什么是最重要的创新要素。一是创新环境优势。未来的创新竞争就是创新环境的竞争,建设区域创新中心,关键在于营造创新环境优势。二是人才优势。人才是创新竞争的关键。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养创新需要的多层次人才。特别是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劳动力的转型升级尤为重要。

其次,创新中心中各城市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优势互补。从国际上来看,创新中心大都是由一个城市群构成的,而不是单一城市。如,美国加州的硅谷座落在旧金山湾区,与旧金山和洛杉矶形成了城市群,优势互补,形成了以硅谷为中心的世界创新中心。由此可见,每个城市在创新中心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创新要素和科技基础设施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优势互补和相互支撑的创新中心。因此,作为创新中心城市群的每个城市并不一定都要建设完备的科技基础设施,关键是营造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一是要建设开放的创新体系,有效利用国内外的创新资源;二是要加强区域内的协调,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消除创新要素流动的障碍,加强创新中心城市群的协作和共享。

第三,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市场不足,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一是政府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和人才政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应该发挥作用;二是政府应当创造公平竞争和法治环境,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作用。特别是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适应创新发展的需要。

第四,区域创新中心的功能动态调整,与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移相结合。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上的创新中心大都是从经济中心变化而来的。随着产业培育和成长、转移和升级,加上地区间的竞争,创新中心的功能定位将发生变化。如,日本东京都市圈创新中心就是从传统的制造中心发展而来。英国伦敦是从工业中心到金融中心加科学中心,进入本世纪以来,加强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创新创业,伦敦与周边地区构成了金融+科学+创意+产业的大伦敦区创新中心。又如,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多年前提出了腾笼换鸟,目前,正在从出口加工集聚地向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转变,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移。

专家简介:

吕薇,女,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体系与政策、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产业发展与组织、竞争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在创新体系和政策和领域进行广泛研究,著有《中国特色创新之路: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30年中国创新体系演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度与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挑战与对策》、《中国知识产权战略转型与对策》、《产业发展之路:培育、组织和规制》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孙冶方经济学论文奖,以及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本文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副研究员周小玲根据作者在2017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分享到:

版权所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1155号